愛水不驚流鼻水
排除水性指甲油不說,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指甲油就是有毒!
但為了有美美的指甲也只能盡量選擇低危險性的指甲油,還有使用時注意環境通風
自己以前不愛化學,沒想到現在為了指甲油去看、去找一堆沒見過的名詞
消費者自行過濾是既消極又可悲的作法,由衛生署來嚴格把關才是正道阿!!
這篇會簡單介紹常見的指甲油成分
至少自己明顯可見的就避開,盡量減少對健康的傷害囉
指甲油的常見成分在邱品齊醫師的文章中有列舉出來
以下成分表出處為 邱品齊醫師blog ─ 指甲油要小心選小心用
(引用內容以 深藍色 標示)
指甲油的成分解說
(1) 溶劑或稀釋劑:
把指甲油滴在保麗龍上會產生凹陷及溶解保麗龍主要是因為溶劑的關係,其目的在讓指甲油色澤均勻及快乾,長時間塗抹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甲面粗糙及無光澤
Ethyl acetate, Butyl acetate, Propyl acetate, Amyl acetate, Isoporpyl alcohol, Toluene, Sucrose benzoate, Diacetone alcohol
如果嫌太多種懶得看,其實最常看到的是...
Ethyl acetate (乙酸乙酯), Butyl acetate(乙酸丁酯), Isoporpyl alcohol (異丙醇), Toluene (甲苯)
其中的成份甲苯目前大家趨向於盡量避免。
另外~ 不要再用保麗龍實驗來說指甲油多恐怖了!!
這是正常的化學反應,指甲不是保麗龍做的不會因此溶掉啦
(2)主要薄膜形成劑:
主要形成指甲油塗抹後薄膜的成分
Nitrocellulose, Methacrylate polymer, Acrylate copolymer, Vinyl polymer, Adipic acid/neopentyl glycol/trimellitic anhydride copolymer, Glycerin/Phthalic acid copolymer
最常見的是 Nitrocellulose (硝化纖維素)
(3)次要薄膜形成劑:
增加指甲油塗抹後薄膜的柔軟度、強韌度及減低脆性,但有些成份會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可能性
Toluene-sulfonamide-formaldehyde, Polyester resin,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 Phthalic alkyd resin, Tosylamide/epoxy resin, Tosylamide / formaldehyde resin
Tosylamide/formaldehyde resin,Tosylamide / formaldehyde resin 皆不少見
Phthalic alkyd resin 後面會提到
(4)塑形劑:
讓產品柔軟易塗抹及增加可塑性
Dibutyl Phthalate, Dioctyl phthalate, Camphor, Acetyl triethyl citrate, Acetyl tributyl citrate, Triphenyl phosphate, Tricresyl phosphate, Trimethyl pentanyl diisobutyrate
其中的phthalate有許多安全上的爭議性
Dibutyl Phthalate (DBP) 就是現在很夯的塑化劑,國內已經明令禁止添加
(5)色劑及色料:
讓產品有各式各樣的顏色,礦物性或合成性色料都有
Titanium dioxide, Mica, Bismuth oxychloride, Guanine, Ferric ammonium Ferrocyanide, Iron oxides, FD&C Yellow No. 5 Aluminum lake, D&C Red No. 6, D&C Red No. 7 Barium / Calcium lake, D&C Red No. 34 Calcium lake, FD&C Blue No. 1, D&C Violet No. 2, D&C Yellow No. 1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luminum
(6)附屬成份
A.分散劑:讓產品色料能均勻分散
Stearalkonium hectorite, Fluoroaliphatic polymeric esters
B.安定劑:增加產品的安定性及穩定性
(1)化學性防曬劑: Benzophenone-1/-3, Octyl methoxycinnamate, Octyl salicylate
(2)防腐抗氧化劑: Citric acid, Tocopheryl acetate
C.強化劑:增加指甲油塗抹後薄膜的耐久性及持久性
Teflon, Calcium fluoride, Calcium pantothenate
我並非化學相關領域,所以當初在看成分表也滿腹疑問~
搬出手上各品牌的指甲油一一比對 + 到處找解答
還厚臉皮的直接向邱醫師提問
自己一些小心得:
1) 像我一樣不懂,字就不要亂拆!!
Tosylamide/formaldehyde Resin (對甲苯磺胺/甲醛樹脂)
中間一撇「/」表示為兩者的聚合物,不要分開看
2) Resin 樹脂類屬於大分子,樹脂成分只要不會造成過敏的話危險性是比較低的。
像 Formaldehyde (甲醛) 和 Formaldehyde Resin (甲醛樹脂) 兩者就差很多
甲醛(是單體)很毒,但甲醛樹脂(是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就不會喔!
兩者安全性差別很大
3) 上面邱醫師blog的連結中有一則新聞有提到
PHTHALIC ALKYD RESIN:Glycerin/Phthalic Acid
新聞內文:「苯二甲酸醇酸樹脂(Phthalic Alkyd Resin),其溶出物有EDC環境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合成化學物質,這類物質常常會影響生殖和免疫系統,引發癌症,例如乳癌、子宮癌、攝護腺癌等。也可能蓄積在懷孕婦女體內,透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發育。 」
醫師說:純度夠的話這產品本身是聚合物溶出環境荷爾蒙機會不大。
我自己在選購上則是以避免下列這些為原則~
a) 目前已公告禁止的高毒性成分:
Dibu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簡稱DBP) 2005年禁用、
Butyl bebz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簡稱BBP) 2006年禁用、
Di(2-ethyl hexyl) phthalate, 又稱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簡稱DEHP) 2006年禁用、
Di-n-oc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簡稱DOP) 2008年禁用、
methyl methacrylate (甲基丙烯酸甲酯,簡稱MMA)、
Benzene (苯)
Ps. 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BP、DEHP等)研究指出不易經由皮膚吸收,
目前在美、日等國尚未禁用但濃度限制在0.1%以下(濃度太低無法發揮塑化劑的效果,廠商加了也沒意義)。
但國內規定不能添加,而製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殘留量則為<100ppm。
b) 現正推行的B3F(Big 3 Free)成份:
Formaldehyde (甲醛)、
Toluene (甲苯,目前規定含量需<25%)、
Dibu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簡稱DBP)
個人是看得比較開啦!
公告禁止的成份基本上看不太到了(路邊十元的就不敢說了),所以挑選時多以B3F為主
就現有已知的高毒性成份盡量避開,其他的則以良好的使用習慣來減低被人體吸收的機率
沒必要過度恐慌或神經質,不然直接選用水性指甲油或者停用最乾脆囉
另外,依我個人經驗...
使用指甲油一、兩年來每天幾乎很少素甲,偶爾會使用水性指甲油
長期下來手指邊緣的確會稍微變乾燥,所以現在會想到就用指緣油滋潤一下
但是基本上指甲還是很健康喔~
反倒是做家事還比較傷手咧! 每次打掃完雙手瞬間老了好幾歲
其他化學物質多少也對人體健康有害只是相對較低
往後隨著有新發現,規定標準也可能愈來愈嚴格
現在可以添加的成分隔年可能就不行了,所以內文我也會盡量持續修改
這篇內容應該很白話吧~ 希望大家看得懂
實在覺得政府公告規定一堆禁止添加,但稽查審核不確實
上市前不把關檢驗,廠商寫什麼你就信,出事了才在事後"抽"查,這樣有用嗎!?
我看也只有作戲功力...能給個讚了
Reference:
行政院衛生署 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邱品齊醫師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occhiu-cosmeticfact/
CosDNA成份查詢網站 http://www.cosdna.com/cht/
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 http://consumer.fda.gov.tw/